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陈家坝镇黎山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原则,通过推行治理成果分享和家庭积分制的方式,激发了全体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走进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陈家坝镇黎山村,村庄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精美的彩绘装点着墙壁,一幅静谧美好的乡村田园画卷。这一切都得益于乡村治理“家庭积分制”的实施,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小小的积分”为乡村带来了“大大的改变”。
“我很认同村上组织积分制考核,这两年很明显地感觉到村子的变化很大,不管是老百姓的精神面貌,还是生活环境以及村子的发展,各个方面都进步很大,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陈家坝镇黎山村村民杨邦伦说,他们全家通过积极参与村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好门前五包等行为,在上次考核中获得了四项荣誉牌,积分分红收益540元,是黎山村目前的最高分,“赚积分”全家都很积极。
据了解,黎山村是由原马鞍村和四坪村合并而成,在合村之初,如何治理合并村成为村两委要解决的大事,经过多方研究考虑后制定了《黎山村基层治理积分制考核方案》。据村干部介绍,黎山村以户、联户为单位实行积分考核,把维护环境卫生、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纳入积分范围,把乡村治理方式由“任务型”转为“激励型”,进一步激发村民自觉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不仅如此,今年黎山村又打造了乡村惠民超市,成为黎山村基层治理积分制的重要载体,超市每年利润的45%注入黎山村“积分制”考核资金池,通过积分考核方式将利润返还,村民也可凭积分在超市兑换等额商品。利用闲置集体资产改造成便民利民的小超市,不仅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优化了乡村治理结构,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以前我们要买东西,要到镇上才买得到,现在就方便多了,家门口就是超市,价格也很便宜,就比如今天中午炒菜没油了,我就马上到超市可以拿积分去换一桶油回来,多挣点积分还是很不错的。”陈家坝镇黎山村村民杨德银说道。
“积分”不仅能分红,还能兑换商品。“一分多用”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无论是清理垃圾、做好门前五包,还是参与文化活动、传承羌族文化,都能成为村民挣积分的方式。积分奖励的机制,让村民们从“推着干”变为“争着干”,从“他治”变为“自治”,有效促进了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
“无论是积分规则,还是兑换细则,都是由村两委结合村情民意反复酝酿而成,最大程度赋予村委和群众自主权,同时也希望通过黎山村做试点示范,推动各村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村情、顺义民意的治理模式。”陈家坝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宣传委员任艾萍介绍说,下一步,将立足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的发展定位,结合辖区各村特色和需求,积极发挥积分制等创新举措的优势作用,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接下来,该县将依托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深入挖掘和探索各乡镇的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向,创新工作举措,共同惠农助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