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绵阳市涪城区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涉法涉诉专题)召开。会议由涪城区人民法院承办,绵阳市23家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区法院相关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会议邀请了区委政法委、区工商联、区营商办相关领导,以及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营商环境监督员到会监督、指导。会议由涪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小平主持。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就企业经营状况、面临的问题及促进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探讨交流,就自身及身边企业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提出疑问,就更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意见建议。区法院参会人员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逐项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确定承办人,限时办理,及时反馈。
区人大代表邓启贵就涪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分布及调解的优势、成效等工作情况与大家分享,建议广大企业遇到纠纷时通过人民调解等多元途径化解纠纷,节约自身时间和金钱成本。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孝江从“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防范法律风险”和“注重企业规范运营,减少矛盾纠纷”两方面对企业作到会指导。
在座谈会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当好民营经济发展“护航员”,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优化,杨小平院长表示:一是优化服务挖潜力,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有温度。畅通涉企案件线上线下办理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四川微法院”运用,优质化提升24小时自助法院和社区党员法官工作站,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化解涉企纠纷。实质化运行科技城新区直管区法庭和四川绵阳工业园区法官工作站,常态化深入园区开展现场开庭,纠纷调解和法治讲座等“嵌入式”司法服务。二是围绕指标提质效,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有力度。始终围绕公平正义,依法、准确、有力惩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串通投标、强迫交易等破坏企业生产经营、危害市场竞争秩序刑事犯罪,促进生产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坚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保护,既加大胜诉企业债权变现力度,最大程度挽回企业损失,又积极开展企业信誉修复,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先一般账户后基本账户,尽量不“死封”“死扣”,综合运用执行和解、分期履行、“软查封”,根据企业实际“对症救治”。三是围绕改革增效能,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有速度。深入实施繁简分流,对物业合同、金融借贷及其他与公司有关的案件分别在审理和执行环节开展速裁快办、类案专审。扎实开展长期未结案攻坚行动,积极推广电子送达,进一步规范立案审查、保全、鉴定及送达程序,压缩各环节间隙时间,缩短纠纷在院时间,推进涉企案件高效办理。四是强基固本铸铁军,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有厚度。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通过“访企问需”“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防范排查化解法律经营风险,继续当好民营经济发展“护航员”。利用“互联网+”宣传,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平台发布涉企典型案例,制作普法宣传小册子、小视频,让法治示范离企业更近。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和“三非”工作机制,加强干警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按照会议要求,涪城法院将进一步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意识,深刻领会指标含义,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工作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为涪城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贡献法院力量。
最后,杨小平院长倡议,希望广大企业家坚持诚信经营,增强守约观念和法治观念,善于从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汲取智慧、积累经验,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及时补齐企业短板,推进企业不断做优做大做强,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