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重要精神 >
钟政声:做大做强做响政法网络新媒体,为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氛围
www.mianyangpeace.gov.cn 】 【 2022-09-24 22:32:30 】 【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党的十九大以来,政法网络新媒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总结交流发展经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响政法网络新媒体,近日中央政法委召开政法网络新媒体发展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等部门及其新媒体负责同志参加,共同研究政法网络新媒体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牢牢把握政法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进一步唱响政法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为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924223159.jpg


  一、认清政法网络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网络业态、传播形态、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重要场域,给宣传舆论工作带来新机遇、新挑战。要认清时代发展大势,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


  ——纵观世界,网络新媒体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武器,争夺网络话语权的斗争日趋激烈。网络新媒体具有去中心化和即时性、开放性、移动性等特点,打破了时空限制,成为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重要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建好、用好网络新媒体,有效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直接关系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环视国内,网络新媒体已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趋深刻。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从手机获取信息已成为绝对主流。主流媒体也已越来越依赖网络新媒体扩大传播力影响力。随着网络化、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的加速演进,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加强正面宣传还是开展舆论斗争,都离不开、绕不开。加快网络新媒体发展是大势所趋、时不我待。


  ——正视舆情,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策源地,建好用好网络新媒体对于防范化解风险日趋重要。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涉法舆情,几乎无不发酵于网络新媒体,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加快汇聚,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必须紧紧抓住政法网络新媒体这个关键,提高预警应对能力。


  二、明确政法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目标定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政法委把加强政法网络新媒体建设作为维护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作出系列重要部署,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政法网络新媒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理念之变,作出“把宣传舆论工作重心转移到政法网络新媒体上来”的工作部署,提出“化危为机、大局为重、打赢为要、融合为径、内容为王、圈粉为本、强军为上、保障为基”等新理念,重视发展网络新媒体已成为政法机关重要共识和自觉行动。


  ——规模之变,全国政法网络新媒体账号、粉丝体量突飞猛进,账号数量增长10多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宣传政法中心工作、改善政法舆论生态、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注入了强大动能,成为近些年来宣传舆论领域成长最快、影响最大的网络新媒体矩阵之一。


  ——品牌之变,涌现了一大批社会认知度高的品牌账号、金牌栏目。中央政法委“一网一剑”年均增长粉丝4千多万,已达1.9亿;长安剑微信公众号“10万+”文章从2017年8篇,增至2021年2235篇。


  ——格局之变,政法网络新媒体辐射圈持续扩大,美誉度不断攀升,成为政法信息的权威信源、回应网络关切的重要工具、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途径,在宣传舆论工作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政法声量”与“政法体量”“政法能量”更加匹配。


  要认真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政法网络新媒体建设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政法网络新媒体的目标定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发展路径,持续扩大规模,做到全网存在、全域辐射、全时响应;持续擦亮品牌,提高知名度、美誉度、认同度;持续完善格局,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融合传播的宣传声势,全面提升政法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筑牢政法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具体要把握好“五个定位”:


  ——要做政治家办网的表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管媒体作为第一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要提高政法网络新媒体的政治品格和专业品质,坚决防止低俗媚俗庸俗、单纯追求流量,杜绝“低级红”“高级黑”。


  ——要做讲好中国故事的楷模。要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深入宣传“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展示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全景展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深刻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要深入宣传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深入宣传平安中国建设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增强政法工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要做弘扬公平正义的先锋。宣传法治是政法网络新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优势所在。要广泛讲述政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的生动故事,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要善于运用公众关注的大案要案,有针对性地做好案件评析、释法说理,把一个个热点案件变成一堂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要深入挖掘政法英模捍卫法治的感人事迹,弘扬英模精神,传颂时代风采。


  ——要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要通过政法网络新媒体,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勤交流、频互动、善倾听,通过权威发布、亲和表达来疏解情绪、引导民意、服务群众,把网上群众路线走得更扎实。要通过迭代升级功能,以需求重塑内容、内容驱动流量、流量赋能服务,提供更多便捷的政法公共服务。


  ——要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勇士。政法网络新媒体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第一线,必须善于发声、勇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网上错误言论。


  三、明确政法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路径


  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工作摆布、阵地布局、融合发展、矩阵联动等入手,多策并举抓发展,切实把“最大变量”转化为政法事业的“最大增量”。


  ——抓转型发展。要把握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舆论斗争主战场的趋势,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推动政法舆论宣传工作重心转移,切实解决“不重视、不会用、用不好”等问题。要统筹政法工作与网络新媒体同步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舆论引导工作中更多地使用新媒体。


  ——抓布局发展。要立足网络平台、舆论圈层、社交群体等不同场域,优化账号入驻,着力构建覆盖更广、功能更全、受众更多的整体布局。要深耕社交平台和资讯类平台,持续巩固优势地位。要向分众型平台拓展,研透运营规律。要重视研究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政法网络新媒体中的应用,努力在技术迭代中赢得先发优势,做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到哪里、政法网络新媒体就跟进到哪里、政法好声音就传递到哪里。要充分发挥中央、省、市、县不同层级的优势,强化各级政法网络新媒体个性化定位,防止“一个样”,解决“同质化”。


  ——抓融合发展。要深化政法传媒改革,推动政法传统媒体加快向新媒体发力,使各种传播手段有机交融、大小屏充分互动。要加强与党报党媒合作,探索联手打造政法融媒中心,推行项目化团队化运营模式,解决好力量不足、技术不强等问题。


  ——抓矩阵发展。要把矩阵建设作为增强政法网络新媒体传播合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完善龙头引领、骨干集聚、链条紧密的新媒体矩阵。要开展选题统一策划、内容多样呈现、信息集中推送,做到即时联动、瞬间响应。


  四、创新政法网络新媒体正面宣传的有效方法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是政法网络新媒体的主责主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握时度效,创新方法举措,切实把正能量变成大流量。


  ——要强化议题设置。要善于策划重大政法主题宣传,打造拳头精品,让政法权威声音响彻网络每个角落。要善于捕捉热点话题,让更多的政法网络新媒体标签话题“上热搜”。要善于设计特色话题,制作政法机关优势产品,让政法网宣更具亲和力、感召力。


  ——要强化内容原创。要以“第一发布”树立权威,以政法机关政策制定的背后故事、深层考虑,案件办理中的独家素材,加强正确解读,引领舆论走向。要以“第一时间”抢得先机,对热点题材赋予新媒体首发权,把握好政法优质信息传播的最佳时机,形成竞争胜势。要以“第一现场”赢得主动,把执法司法现场作为新闻现场,以“当事人视角”讲好一线故事,掌握舆论定义权。要以“第一观点”占领高地,以独有的政法视角解读社会热点,以专业的法治思维解答网民困惑,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


  ——要强化叙事能力。要用通俗的语言释明专业知识,以鲜活的事例讲透深刻道理,以简明的逻辑阐明主流观点,兼顾网言网语与法言法语,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要尊重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观念和道德情感,兼顾国法人情,把“好事实”变成“好故事”。


  ——要强化精准传播。要坚持受众导向,把握传播规律,让政治性、专业性强的政法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创新视频传播,抓住视频已成为新媒体主流的发展趋势,提高屏幕占有率。要注重分众传播,针对不同受众创作传播内容,让不同平台粉丝更准确理解传播内容的内涵。


  五、提升政法网络新媒体舆情处置能力


  要充分发挥政法网络新媒体处在舆论场最前沿、最能感知风吹草动的优势,认真落实“三同步”要求,切实打好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主动仗。


  ——要提升预警感知能力。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把握舆情发生演变规律,及时发现苗头、预判热度、分析走向。


  ——要提升快速应对能力。要以最快速度表明态度、赢得信任,以权威声音压缩负面炒作、网络谣言的传播空间。


  ——要提升回应引导能力。要把握规律,精准施策、分而导之,打好“组合拳”。要会同主流媒体加强正面宣传,有力引导非理性言论。要正确区分政治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问题,有理有节反制驳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推波助澜。要及时查处谣言信息,以正视听。


  六、健全政法网络新媒体长远发展的工作机制


  管好用好互联网是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答题”,做大做强新媒体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选项”。政法机关要切实转变理念,健全工作机制,为政法网络新媒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健全责任落实机制。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管理。政法领导干部要做学网、懂网、用网的行家里手,真懂新媒体、善建新媒体、会用新媒体,使之成为推进政法工作的有力武器。政法各单位要加强协作联动,建立定期会商交流机制,推动重大宣传主题共同策划、重大专项工作共同宣传、重大案事件共同回应,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握指成拳。


  ——健全素质提升机制。要围绕主题策划、采编写作、视频制作等能力,开展常态化培训。要注重发现选拔有特长的政法网络新媒体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现象级传播作品。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要继续组织开展“四个一百”优秀政法网络新媒体评选、平安中国“三微”比赛等活动,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人财物保障,解决好量化考评、绩效激励等问题,为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编辑:李旭
中共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