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绵阳:漏水“凉”了邻里情 法官补“漏”又”疏”心
www.mianyangpeace.gov.cn 】 【 2025-10-15 18:57:38 】 【 来源:绵阳长安网

  


  “法官,我家卫生间天花板一直在滴水,都是楼上装修惹的祸!”2025年初,刘先生因房屋漏水问题将楼上邻居李先生诉至绵阳涪城法院。一场由一滴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就此拉开序幕。


  “水患”来自于哪?


  刘先生与李先生是上下楼邻居,刘先生家先装修入住,一年多后李先生正式搬入。本应相安无事的两家人,却因刘先生家卫生间天花板渗水问题发生矛盾。原来,李先生入住后不久,刘先生发现自家卫生间天花板不断渗水,认为是楼上李先生装修时未做好防水所致,遂多次上门沟通。但李先生坚称自己无责,认为刘先生拿不出证据且上门拍门近乎“砸门”,拒绝进一步协商。双方各执一词,关系迅速恶化。


  无奈之下,刘先生自行通过网络平台委托某鉴定机构进行漏水原因鉴定,并支付鉴定费6000元,鉴定意见为:“不排除李先生家装修造成漏水。”虽非明确结论,刘先生仍以此为据提起诉讼。


  装修公司“入局”


  案件受理后,李先生申请追加为其装修的四川某装修公司为共同被告,并提交了装修合同,其中明确约定:若因装修造成邻居损失,由装修公司承担责任。


  法官经研判认为,虽然本案为侵权纠纷,装修公司与李先生为合同关系,属不同法律关系,但为一次性实质解纷,法官征得刘先生同意后,依法追加装修公司为共同被告,合并审理。


  两次现场勘查


  为查清事实,法官组织三方现场勘查。经第一次勘查发现,刘先生家卫生间吊顶因漏水侵蚀已拆除,四五颗为安装吊门打入的膨胀螺丝在天花板上清晰可见,其中一颗处正有水滴沿着伸出墙的螺帽缓慢渗出。为了查清原因,法官现场让李先生返回家中于卫生间关水进行闭水试验。几天后,经法官询问,刘先生承认漏水情况并未消失。


  庭审后,法官再次前往现场二次勘验,发现漏水情况明显减少甚至趋于停止。装修公司分析,可能是防水层下炭渣层存水,积水排尽后自然停止渗漏。刘先生认可这一推测,但仍坚持要求赔偿吊顶损失及诉讼相关费用。虽然漏水原因初步找到,但调解却再次陷入僵局。


  多方入手促调解,各退一步终圆满


  法官充分考虑多方诉求和利益,引导换位思考,耐心释法充分明理。最终,装修公司同意承担刘先生卫生间吊顶修复责任,但对于较高的鉴定费用仍不愿承担。


  针对这个问题,法官向刘先生释明:其自行委托的鉴定程序不规范,结论模糊,难以作为定案唯一依据;另一方面,协助刘先生与鉴定机构沟通,指出报告存在的问题,希望鉴定机构退还部分鉴定费用。经法院介入,该鉴定机构最终同意退还刘先生一半鉴定费用,减轻了刘先生的经济损失。经过法官多次协调,装修公司也愿意适当赔偿其他合理损失,刘先生也表示理解,不再坚持过高诉求,至此案件圆满化解。刘先生与李先生这对曾因“一滴水”反目的邻居,也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敞开心扉,互相致歉,重归于好。


  看似寻常的漏水纠纷,背后是责任的厘清、证据的辨析,更是情感的修复。法官以“如我在诉”的情怀,主动延伸审判职能,追加被告减少诉累,实地勘察还原真相,协助沟通挽回损失,最终不仅化解了“水患”,更修复了邻里间的“心墙”。


  一滴水,照见公平;一扇门,重连温情。司法的力量,不仅在于裁断是非,更在于让破裂的关系重新流淌理解与信任。


  


编辑:李旭
中共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