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五助五化暖民心——游仙区富乐街道仙人路社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实践与探索
www.mianyangpeace.gov.cn 】 【 2025-08-15 21:29:24 】 【 来源:绵阳长安网

  仙人路社区原为国有企业职工聚居区,2004年企业破产后,下岗失业、贫困就医等矛盾集中爆发。近年来,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五助五化”治理模式,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实现从“矛盾洼地”到“幸福高地”的蜕变,为转型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经验,被评为省级“六无”平安社区。


  民生为本  “五助工程”兜牢幸福底线


  仙人路社区直面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准实施“五助”工程,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助业造血。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与“春风送岗位”等大型招聘活动,成功签订定向就业协议325人次。建立常态化就业推荐机制,累计向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优质单位精准输送劳动力589人次,动态清零“零就业家庭”。


  助学扶智。构建“政策+社会”助学体系,积极争取政策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累计资助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贫困学生590名,发放助学金37.24万元;资助大学新生3名,发放助学金18.1万元,切实为寒门学子铺就通往未来之路。


  助医减负。主动加强与区卫健局、医保局沟通协作,拓宽医疗救助渠道,为下岗困难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累计实施助医帮扶65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8.4044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


  助困托底。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困难群众帮扶方案,累计发放慰问金31.8万元;为19户、25名困难居民申办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月发放低保金1.6813万元;积极落实住房保障政策,申请公租房实物配租53套,为245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2.9145万元;对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43户家庭实施紧急救助,发放3.9万元救助金,切实兜住民生保障底线。


  助技赋能。着眼于提升居民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就业意向的困难群体,精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98人次,培育铣工、家政、烹饪等市场急需人才。


  创新为要  “五化”实践激活治理效能


  在夯实民生基础的同时,仙人路社区着力创新治理方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网格化织密防线。划分7个基础网格,配备7名专职网格员、28名微网格员,建立“红黄蓝”预警响应机制,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重大矛盾风险点,化解矛盾隐患136件。依托网格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立“红黑榜”道德评议及信息服务平台,开办家长学校,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优良传统。


  民主化凝聚共识。创新打造“寇妈说事”微协商议事平台,通过“提出议题、商前调研、组织协商、成果转化、跟踪问效”五步法,闭环解决市场改造等难题27个,成为畅通民意、汇集民智、化解民忧的有效载体,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落地生根,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多元化精准服务。推行“点对点”个性服务、“面对面”贴心交流、“心连心”情感交融的服务模式,新建心理疏导室、标准化综合市场,精心打造“三线建设”文化记忆墙,成功申报安装社区公交卡自助年审终端机,引入红十字会等提供专业服务,全方位满足居民多元化、品质化需求。


  一体化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与治理共同体,改造升级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完善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厅、市民学校等功能场所。积极联动辖区内1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场地、设施等资源,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极大拓展居民的活动空间和参与渠道。


  常态化维护稳定。健全与属地派出所、司法所的紧密联动机制,建立“网格员+民警+志愿者”联防机制,常态化摸排走访,掌握重点人员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及实际困难,重点人员帮扶率达100%,有效预防风险隐患积累和升级,显著提升社区的安全系数和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编辑:李旭
中共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