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界牌镇:全民共治织密“平安网” 群防群治绘就和谐新篇
www.mianyangpeace.gov.cn 】 【 2025-07-17 17:48:22 】 【 来源:绵阳长安网

  

  

  一抹抹跃动的“红马甲”,穿梭于大街小巷,从城镇核心到乡村角落,从主干道延伸至背街里弄。他们以脚步丈量平安,用坚守守护万家灯火,这正是界牌镇深化群防群治、构建平安共同体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界牌镇聚力推动群防群治工作转型升级,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矛盾化解机制,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向“全民参与”、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精心绘就了“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ce3b0b2c-0ea8-42c4-b5bb-ccda67b92fbe.png

  强组织:构建共治“指挥部”

  

  健全领导体系。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挂帅,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协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站所中心负责人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共同参与的镇级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构建起“党委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村居落实、群众参与”的高效工作格局,确保事事有人抓、环环有人管。

  

  强化中枢运转。充分发挥镇综治办的统筹协调“中枢”作用,牵头制定年度计划,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部署、协调联动、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保障机制高效运行。

  

  畅通信息网络。依托微信群、工作例会等多元渠道,搭建信息共享与协作平台。深度融合村(居)委会、网格化管理体系,精准发动辖区群众参与。年内累计召开工作例会12次,通过微信群高效发布治安预警、工作指令等关键信息300余条,实现信息互通、快速响应。

  

  聚合力:激活多元“生力军”

  

  锻造专业核心。优化整合网格员、辅警、治保员、安保人员、调解员及专职巡逻队等力量,明确其群防群治骨干定位。通过系统化业务培训、常态化管理考核,并结合模拟演练、案例剖析提升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处置好”。

  

  吸纳多元力量。积极动员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退役军人等群体,发挥其威望与经验优势;广泛吸纳楼栋长、村民小组长、物业保安、商铺店主等“身边力量”,构筑“家门口的安全自己守”防线。目前,全镇专兼职巡逻队及志愿力量已逾460人,成为维护治安的中坚力量。

  

fa50ac78-7c8a-47c0-b248-5cc410cb14a9 (1).png

  推动社会协同。引导辖区企业、商铺、学校等主体深度融入群防群治网络。企业落实厂区及周边巡查责任,学校参与校园及周边联防联控,形成“横向联动、纵向到底”的全域共治格局。目前已有235家企业、8所学校及众多商铺主动参与,共同为平安界牌注入强大动能。

  

  提效能:创新治理“组合拳”

  

  科技赋能,精准布防。深化“天网”“雪亮工程”应用,将重点路段、商圈、校园周边等关键区域纳入智能监控网络,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监控中心与一线力量实时联动,提升精准防控能力。全镇268个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和天网慧眼点位运行良好,覆盖率达100%,筑起全天候“电子哨兵”防线。

  

  源头治理,化解矛盾。依托矛盾纠纷“三色预警”机制,结合“民情恳谈会”“百姓议事厅”等载体,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深入排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风险隐患,主动介入、前端化解。今年以来,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起,化解率高达97%以上,有效将问题消弭于萌芽。

  

  完善激励,激发动能。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激励机制,对在巡逻值守、线索提供、矛盾化解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授予“平安卫士”“优秀联防队”等荣誉称号并公开表彰,有效激发参与热情和荣誉感。

  

  如今的界牌镇,“红马甲”已成为街头巷尾的平安符号,线上线下交织成一张高效的信息网络。群防群治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全民参与的平安共同体日渐成型。下一步,界牌镇将持续深化群防群治机制创新,吸引更多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以万千“小平安”汇聚全域“大和谐”,为建设更高水平、更具韧性的平安界牌注入不竭动力!


编辑:李旭
中共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