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之声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㉓北川羌族自治县:工人一怒刷“墙绘”,综治中心调“两清”
www.mianyangpeace.gov.cn 】 【 2025-10-15 19:09:36 】 【 来源:绵阳长安网

  一起涉及涪城区居民朱某与北川县永安镇油漆工陈某的装修纠纷,在北川县综治中心主导下,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人社局等多部门协作,快速高效达成了和解。


  事件背景


  装修行业常因责任转移问题引发纠纷,本事件发生于北川县某小区某住户装修项目,朱某作为该项目第二任项目经理,接手时前任已离职,导致工作衔接不畅。项目涉及柜体安装和墙面粉刷,油漆工陈某负责粉刷工作。朱某强调“各司其职”原则,要求陈某自行拆卸柜门进行粉刷但未到现场协调,陈某认为这是推卸责任。


  冲突爆发


  陈某作为经验丰富的油漆工,指出固定柜门后再粉刷会留下死角,不便操作,坚持要求朱某安排拆卸。朱某以职责分工为由拒绝,后矛盾激化。


  陈某在情绪失控下,用红墨水泼向墙面和天花板,造成大面积污渍,损失评估约5000元。


  朱某到辖区派出所后,公安以非警务类警情报送到县综治中心协调处理。


  综治中心调解促成“两清”和解


  整合专业资源:县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协调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人社局等部门参与。法院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司法局指派专业调解员,检察院监督程序公正,人社局评估工人权益,形成“一站式”解决平台。这种跨部门协作避免了单一机构局限,确保调解全面高效。


  注重调解方式:调解员采用“背对背”沟通方式,先单独倾听陈某诉求,再与朱某协商损失赔偿。过程中,调解员结合心理疏导,帮助陈某释放情绪,引导朱某理解工人处境。这种人性化方法远低于法律程序的较长周期,体现了综治中心“以和为贵”和“最多跑一地”的理念。


  推动高效化解:2025年10月14日,双方达成“两清”协议:朱某放弃追究5000元损失,陈某自愿放弃4720元工钱,双方签字确认。综治中心通过精准把握双方底线(朱某重声誉维护,陈某重尊严保障)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成本负担。


编辑:李旭
中共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